【文/羅伯特‧馬修斯(Robert Matthews);譯者/王道還】
|
以柏金斯牽引棍「治療」病人可不太痛快。 |
|
這個實驗再單純不過了:比較一種鎮靜劑與一種興奮劑的效果。研究人員找了五十六名志願者,按時服用一劑或兩劑藥丸。分析了結果之後,結論很清楚:服用鎮靜劑的人,比服用興奮劑的人更容易感到困倦,比例是2:1;服用兩劑鎮靜劑的人比只服用一劑的更為困倦。
這個結論看來理所當然,唯一的問題在於:那些志願者服用的既不是鎮靜劑也不是興奮劑。他們拿到的是同樣的化學品,無害也無用,唯一的差別是:「鎮靜劑」是令人放鬆的藍色,「興奮劑」則是令人雀躍的粉紅色。那種藥丸,即使一次服用兩粒,也只是吃下兩倍沒作用的東西。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大衛‧柴爾茲(David Childs);譯者/陳榮彬】
|
西班牙的屯墾區:墨西哥哈拉帕地區(Jalapa)的科科津特拉.漢因(Coacoatzintla Hanging)於1555年所繪,描繪大量西班牙人抵達南美洲,建造石頭堡壘,並且蓋教堂的情形。 |
|
1498年9月,為西班牙政府效命的熱內亞人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成為第一個踏上南美洲大陸的歐洲人;不過十五個月之前,效命於英王亨利七世的威尼斯人約翰‧卡博特(John Cabot)才成為繼維京人之後,第一個登陸北美洲的歐洲人。儘管兩件事發生的時間相近,隨後的發展卻大相逕庭。
西班牙人僅僅花五十年的時間就征服了南美的三個帝國,把許多財物運回伊比利半島,其數量之大是先前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反觀英國,它雖然沒有遭遇西班牙所遇過的那般頑強抵抗,但光是想保住維吉尼亞州詹姆士河(James River)下游的一處灘頭堡、麻州普利茅斯市的一座小山丘,以及紐芬蘭島上的一些偏遠哨站,爾後大約一百三十年間已經折損了數以千計的人馬。兩國殖民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盧克‧亨特(Luke Hunter);譯者/蔡承志】
|
姊妹情:理毛行為能強化社會關係。就如同在非洲的情況,彼此有親緣關係的母獅也構成吉爾森林每個獅群的核心。 |
|
十七年前,我籌組一支代表團,由亞洲獅專家拉瓦‧切拉姆(Ravi Chellam)領軍,從印度前往南非芬達私有保護區(Phinda Private Game Reserve)進行考察,見識了南非運輸大型野生動物的卓越專才。芬達的特長,是讓曾經與人類衝突、以致凋零幾十年的獅群恢復以往的繁盛。
我們來訪之時,科學界所稱的「野地間移置」(wild-wild translocation)技術已經十分純熟,重現南非獅群分布範圍的復元作業,根本已經成為一種例行公事。切拉姆團隊離開時,心中對於該怎樣讓野生獅群返回原鄉已經有了底,這些知識技能將左右他們的成敗─他們的使命,是要重振印度著名的吉爾森林(Gir Forest)獅群,這是非洲境外唯一的獅子族群。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潘妮‧沙契(Penny Sarchet);譯者/張瓊懿】
|
2009年,在印度普納(Pune)一家醫院等候豬流感疫情報告的群眾。 |
|
來自世界各地的病毒學家每年2月中都會聚集在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WHO)總部,研商選定最適當的疫苗,好對付每年奪走近五十萬條人命的某種病毒。這個可怕的病毒不是狂犬病病毒(每年死亡人數估計約五萬五千人),也不是伊波拉病毒(每年死亡人數大概一千兩百人),更不是那些光聽名字就讓人頭皮發麻的病毒。他們要討論的,是流感病毒。
在這場年度會議裡,WHO的流感專家會推測接下來這個冬天最可能在北半球盛行的三株流感病毒。一旦取得共識,大家便立刻著手研發疫苗。但專家們的最新目標不是研發這種只能應付精挑細選的少數病毒的疫苗,而是可以對抗所有流感病毒的疫苗。計畫一旦成功,這場年度盛會恐怕要成為絕響。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迪恩‧伯奈特(Dean Burnett);譯者/謝伯讓】
|
在康乃爾大學的一項研究中,一位研究人員向路人問路(a)。當工人拿著一塊木板通過時(b),問路者就和隱身在木板後面的同事交換位置。大部分的情況下,不知情的受試者根本沒有注意到(c)自己是和兩個完全不同的人說話(d)。 |
|
科學家為了研究經常「不擇手段」,其中心理學家更是惡名昭彰。為了證明人們有多麼容易受影響而犯錯,而不是只有在受到控制的實驗中出錯,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一群心理學家就曾在街上進行以下實驗。
他們讓一名實驗者拿著地圖向路人問路,然後在兩人交談的中途,安排假扮的工人拿著大片木板遮住另一位準備「掉包」的科學家,從他倆之間走過。這時木板所掩護的這位會和原本的問路者對調,在假工人走過後繼續跟那路人說話。「這路人會被嚇到吧!」你或許這麼以為。但實際上有一半以上的人絲毫沒有感到訝異—他們甚至沒有察覺到跟他們講話的是不同的人。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吳俊輝(台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劍橋大學宇宙學博士)】
|
《紐約世界電訊報》刊載的愛因斯坦死訊。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生前、生後都持續對人類有重大貢獻。 |
|
我小時候有兩個偶像,活的叫史帝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死的叫亞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當時和他們有關的書籍,我大多是一本在兩天之內就讀完,因為都看不懂!人就是這樣,對越不懂的東西就越嚮往,過程中我除了發現「愛因斯坦不單單是科學家」,還對於「他的腦在死後被取出研究」的傳說深深感到著迷與噁心!那時便心想,難道他是外星人,所以腦中藏有外星人的祕密?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羅伯特‧馬修斯(Robert Matthews);譯者/謝伯讓】
|
父母教養子女的方式對人格特質和行為的影響有多大? |
|
「研究發現政治立場與基因有關」,這種故事媒體最愛了。大大的頭條寫著:「左翼自由主義者是天生而非後天養成。」報導中引用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指出具有某些基因的人比較容易抱持自由派的政治立場。
表面上看來,指出發現不過是為「先天與後天」的辯論(我們的特性究竟是基因決定還是後來養成)增添一筆罷了。過去幾年來,這類報導不勝枚舉,它們通常宣稱基因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有冒險、無神論、甚至精神異常等許多行為的重要關鍵。這些媒體報導背後隱含的訊息令人無力:正如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眼睛顏色一樣,DNA也擘劃了我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吳俊輝(台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劍橋大學宇宙學博士)】
|
一般的星系大多籠罩在雲暈狀的暗物質中(圖中所示球形區域)。 |
|
2013年4月3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正式發表了造價約六百億新台幣的「阿爾發磁譜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簡稱AMS)的新研究成果,該計畫由華裔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教授領軍、歷時18年,共有包含台灣在內的16國一起合作,已在國際太空站上進行了近兩年的觀測,目的就是為了找尋神祕的「暗物質」(Dark Matter)!近來華文媒體爭相以「解開宇宙重大謎團」、「發現暗物質線索」等等為標報導該成果,寫得多半讓人有看沒有懂,所以我們只簡單地問:暗物質真的找到了嗎?它和我們之前介紹過、能讓世界全然改觀的第五元素「暗能量」(參見《BBC知識》No.18本專欄)有何異同?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