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潔美‧海姆巴克(Jaymi Heimbuch);譯者/駱香潔】

 

一對幼狼手足正在盡情爭鬥。六個月大的幼狼已加入成年狼隻的打獵巡守陣容。

 

細看衣索比亞高地的壯麗景色時,你會率先注意到的是植被。在狂風的吹拂下,這片土地上的植物幾乎都長不高,大型山梗菜與火炬花(常見於世界各地的花園)是少數的例外。這裡的山區怎麼看都很荒涼。但是,如果你用雙筒望遠鏡仔細觀看被風吹掃的非洲山區,一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仔細瞧瞧,地面好像動來動去:有很多齧齒動物跳來跳去。海拔三千到四千公尺的高地對許多動物來說,都是難以居住的嚴苛環境,唯有小型穴居哺乳動物能生生不息。這裡有十幾種齧齒動物,包括非洲草鼠、剛毛鼠與鼴形鼠等等。我們接著可能就會看見牠們的掠食者,也就是魅力無窮的特有種動物,衣索比亞狼。

這種肉食動物身材細瘦,身披紅褐色皮毛,居住在非洲之角的零星範圍內,是犬科動物中最稀少的種類。但是在衣索比亞中南部的貝爾山(Bale Mountains),訪客應該很快就能發現衣索比亞狼的蹤跡。多數訪客會看見衣索比亞狼大步跑向他們,緊接著突然停下腳步,豎起大大的耳朵─應該是聽見老鼠的聲音。牠繃緊肌肉、步步逼近,每走一步就更加貼近地面,直到腹部幾乎碰到侏儒蠟菊的花朵。這種植物遍布在這一帶偏遠的高原上。

衣索比亞狼往往會很快地走走停停幾步,然後再次快速前進,停止,接著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猛撲;抬起頭時,嘴裡已銜著一隻草鼠。牠環顧四周,彷彿對自己的打獵成果相當滿意,然後便踩著輕快的步伐離開。

 

DNA驗親

衣索比亞狼的打獵習性使牠長期被誤認為胡狼或狐狸,直到1990年代才徹底釐清疑雲,證實牠是灰狼的親戚。粒線體DNA定序的進展還帶來另一項令人興奮的發現:非洲東北部的狼不只有一種,而是兩種。衣索比亞狼以外的另一種狼毛色灰白、身材同樣細瘦,過去被認為是亞洲胡狼(Canis aureus)的亞種,直到2011年正式認定為非洲的狼種。

與這兩種狼血緣最接近的現存親戚看來是印度與喜馬拉雅山的灰狼,所以衣索比亞狼到底是怎麼來到非洲之角的?有個理論說灰狼與衣索比亞狼的共同祖先從歐亞大陸南下,來到東非大裂谷時停下腳步,然後爬上此區的高地。齧齒動物是高地上數量最多的哺乳類獵物,所以這些狼漸漸演化得更加瘦小,口鼻部變得更長來抓躲進洞裡的老鼠,身上的毛色則配合夏季的地面而變成紅褐色。

雖然衣索比亞狼打獵時總是單打獨鬥,但是牠沒有失去北方親戚的群居習性。衣索比亞狼也會組成團結的狼群,每個狼群有三到十二隻成年狼隻,而且有明確的階級制度。牠們透過儀式般的打招呼方式與溫和的打鬥來聯絡感情。群居的狼會互相照顧新生兒,共同捍衛領土不受其他狼群侵犯。

在這遺世獨立的高地上,衣索比亞狼位居食物鏈的頂端,當地人幾乎不會殺害牠們,獵物數量也還算豐沛。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衣索比亞狼會剩下不到四百五十隻呢?

事實上,衣索比亞狼所面臨的問題,也同樣威脅著非洲其他大型肉食動物。牠們所生存的高山生態系統裡,也有牧人;對他們來說,山羊與牛群的主要功能不是食物或收入來源,而是地位的象徵。隨著人越來越多,牲口的覓食範圍漸漸侵入衣索比亞狼的棲地。除此之外,過度放牧以及被獸蹄踐踏壓密的土壤,也導致齧齒獵物數量減少。

不過牧人帶來了另一種更迫切的威脅。為了防止花豹與斑點鬣狗夜間襲擊,放牧人會用狗做為警報系統,但是這些狗既沒有結紮也沒有施打疫苗,還必須自己尋覓食物跟飲水,跟野狗沒什麼兩樣。不幸的是,這意味著牠們跟衣索比亞狼一樣在山區獵捕小型齧齒動物。

這些狗帶來兩種迅速傳染給衣索比亞狼的疾病:狂犬病與犬瘟熱病毒。只要與受感染的狗或牠的遺骸接觸過,通常都會導致死亡,而且不會只死一隻,而是該區的所有狼隻全數死亡。如果狼群裡有一隻狼感染了狂犬病,幾天內整個狼群就會淪陷。如果這群狼在早上巡視疆界時碰到其他狼群,也會把狂犬病傳染給對方。

 

完整內容請見《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第23期(2013年7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