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保羅‧艾德蒙森(Paul Edmondson)  譯者/陳榮彬】

 

1564年的聖喬治節那天,莎士比亞出生於圖中位於埃文河畔史特拉福的老家。

我們如何得知他的生日呢?

人稱英格蘭史上最偉大詩人的莎翁似乎是在1564年4月23日(星期天)來到世上的,那一天正好是聖喬治節,一個用來紀念英格蘭守護聖人的日子。

 

根據埃文河畔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聖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的教區紀錄,莎士比亞是在4月26日受洗的。根據《公禱書》(Book of Common

Prayer)的規定,嬰兒出生後必須在下一個週日或最近一次的聖人紀念日受洗。就莎士比亞而言,他出生後的下一個聖人紀念日就在兩天後,紀念的是屍體被偷往威尼斯,後來成為該城守護聖人的聖馬可。然而,伊莉莎白一世在位期間,民間迷信那是個不吉利的日子,因此莎士比亞是在隔天的晨禱或晚禱時受洗的。

 

能夠佐證莎士比亞生於4月23日的,是立於聖三一教堂北邊聖壇牆上的莎翁紀念碑。碑文寫著他在1616年4月23日謝世,享年53歲,而該日正是他來到世上第53年的首日。因此可以假設他的生日與忌日是在同一天。

 

受洗紀錄上用拉丁文寫著莎士比亞的名字:「Gulielmusfilius Johannes Shakespeare」,意思是「威廉,約翰‧莎士比亞之子」。鎮上沒有另一個人與他同名。如今被標示為「莎士比亞出生地」的莎翁故宅,主臥室位於可以俯瞰街道的樓上,自從18世紀以來就一直是人們前去憑弔他的地方。

 

約翰於1601年去世,產業悉數由威廉繼承(約翰並未立下遺囑)。威廉允許姊姊瓊安‧哈特(Joan Hart)與她的家人一起住在家裡(她的子孫在故宅安居至1806年),並把宅邸的另一個部分出租,變成「天鵝與女僕頭酒吧」(Swan and Maidenhead)。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莎翁故居,是在維多利亞時代經由民間集資於1847年買下後重建而成的。如今,莎士比亞出生地信託基金會(Shakespeare Birthplace Trust)負責保存與維護莎翁出生地以及其他四間與他一生密切相關的房子。

 

年少時莎士比亞是在哪裡學會讀書與寫作的呢?

 

從8歲到15歲期間,莎士比亞就在埃文河畔史特拉福的文法學校念書,那是由英王愛德華六世創立,為鎮上所有男孩提供免費教育的學校。

都鐸王朝於1553年廣設文法學校,以人文主義理念治校,藉此確保政府能實現其所宣稱的目標:「讓好的文學作品與紀律能夠廣為流傳,散播於擁有最佳政府與事務機構的吾國境內。」

 

那些學校都非常認真看待教育。一年到頭,莎士比亞每週都必須上學六天,夏日於晨間六點開始上課,冬天則始於七點,直到薄暮來臨(不過,週四與週六只需上半天課)。碰到基督教的重大節慶時,學校才會放假。學生沒有多少喘息的機會,即使到了遊戲時間他們也必須用拉丁文交談。

 

這種教學方式源自於16世紀荷蘭學者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整個教育過程聚焦在培養出流利的說寫能力。其中有一本關鍵教材是威廉‧利里(William Lily)於1540年發表的《文法淺論》(Short Introduction to Grammar ),它讓莎士比亞熟知各種各樣的修辭技巧。

 

學校課程也非常嚴苛。學生必須直接閱讀泰倫斯(Terence)、維吉爾(Virgil)、圖里(Tully)、沙魯斯特(Sallust)、帕林格尼烏斯(Palingenius)、曼圖亞奴斯(Mantuanus)、西塞羅(Cicero)、蘇桑布洛特斯(Susenbrotus)、伊拉斯謨、坤體良(Quintilian)、何瑞修(Horace)、尤維納利斯(Juvenal)以及奧維德(Ovid)寫的拉丁文原典。就讀文法學校期間,莎士比亞最愛的一本書似乎是奧維德所寫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 ),曾於作品中多次提及該書。課綱中出現的唯一希臘文作品是《新約聖經》。

 

文法學校對莎士比亞的影響,在所有作品的字裡行間都清晰可見,最重要的是他學會了雄辯的文字能力。不過,儘管這種教育極其嚴格,卻有所局限,例如課程就不包括算術。

 

【完整內容請見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第39期(2014年11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