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莉‧歐克斯(Kelly Oakes);譯者/林東翰】

 

電影《地心引力》中,珊卓‧布拉克和喬治‧克隆尼維修哈柏太空望遠鏡的場景。

 

兩名太空人飄浮在太空中,正在維修哈柏太空望遠鏡。突然間,一塊人造衛星碎片猛地撞上他們所乘坐的太空梭。哈柏太空望遠鏡也被一塊衛星殘骸撞上,脫離了軌道。太空梭被撞毀時,繫住太空人蕾恩‧史東的機械手臂開始失控旋轉。她拚命地試圖解開繫索,只想盡快脫身。太空梭墜往地球,史東博士和另一名太空人麥特‧科沃斯基一起留在太空飄浮著。孤零零的他們和休士頓失去了聯繫。

這是好萊塢新片《地心引力》(Gravity)開場劇情概要,這部片由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飾演醫學工程師蕾恩‧史東博士,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飾演資深太空人麥特‧科沃斯基。

 

電影情節哪裡不對?

我們知道電影大多是虛構的,但你知道上述情節跟實際情形差多少嗎?

現在太空人已經不是乘太空梭上太空了,而且他們太空漫步的地方會是國際太空站,不是哈柏太空望遠鏡。國際太空站的實際大小和足球場差不多,在我們頭頂大約三百七十公里的地方繞著地球飛行,被太空碎片撞上的機會似乎很高。

前陣子太空廢棄物國際聯合協調委員會(Inter-Agency Space Debris Coordination Committee,IADC)舉辦了研討會討論太空垃圾問題,參加會議的各國太空機構代表總結認為,太空船受到「災難性撞擊」的次數,可能很快就會增加到每五年出現一次。災難性撞擊是指太空船受到太空碎片撞擊後完全毀壞、無法修復的事件。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航太工程師、英國太空局(UK Space Agency)參加IADC太空垃圾問題研討會的代表休‧路易士博士(Hugh Lewis)說:「國際太空站不太可能發生災難性撞擊。」因為太空碎片必須相當大,才有辦法摧毀像國際太空站這種大小的東西。

雖然國際太空站不太可能被太空垃圾撞毀,但要是太空人在漫步時因太空碎片撞擊而被困在外頭,那麼他們能活多久呢?「這要看太空衣能供應多少資源。」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大衛‧葛林博士(David Green)說。太空衣通常能供應氧氣大約七小時,但你若是緊張恐慌,消耗氧氣的速度會快很多,而要一個困在漆黑的太空裡的人不要慌張,他們根本辦不到。

在《地心引力》這部片裡,受困的太空人穿的,是美國NASA在1984年的太空梭任務中,讓太空人於太空艙外快速移動用的載人機動裝置(Manned Maneuvering Unit,MMU)。但是今日,太空漫步的太空人已改穿比較小型、為了應付緊急事件所設計的推進系統,它的推進燃料足夠執行一次約十三分鐘的「自救」行動。

 

小小東西,大大威脅

如果發現有太空碎片可能會撞上國際太空站,可以先下手為強,所以美國國防部下級單位戰略司令部會緊盯著它的動態。戰略司令部會用雷達追蹤任何大於十公分的太空碎片。如果有任何可能進入太空站周遭區域的東西,戰略司令部會向位於休士頓的NASA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的飛航管制人員示警。

如果那塊太空碎片撞上太空站的機率大於十萬分之一,休士頓會對太空站電腦發出指令,讓它改變路線。國際太空站有四具一組的陀螺儀與推進器,讓太空站可以改變高度、旋轉和往旁邊移動。太空站閃避的時候,移動速度是0.5 m/s到1 m/s之間。

如果太晚發現有東西飛過來,來不及閃避的話,太空人會到聯合號太空船(Soyuz)裡蹲下,準備必要時返回地球。最近一次發生這類事件是在2012年,所幸,那塊來自俄國人造衛星「宇宙2251號」(Kosmos-2251)殘骸的小碎片在離國際太空站十公里處擦身而過。

不過,從太空高速呼嘯而來的大塊金屬,還不是太空人漫步時面臨的唯一威脅。在地球上我們有大氣層保護,在太空則不然,因此太空人相當仰賴太空衣這類裝備的保護,一旦裝備故障,他們的麻煩就大了。

 

 

【完整內容請見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第29期(2014年1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