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013年10月號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麥可‧莫斯理(Michael Mosley);譯者/王怡文】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理察‧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左三)掃描僧侶靜心時的大腦。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長途開車卻完全沒意識到開車的過程,好像整趟路都在神遊太虛?或者凌晨三點卻清醒得很,一大堆沒用的想法在腦袋裡喋喋不休、一個壓過一個,你只得起床做些無聊的事好擺脫它們?事實上,這是普遍的情形。研究顯示,許多人花了將近一半的清醒時間,沉浸在自己的內在世界裡。

我們想太多了。任何事情做太多都不好,想太多也不例外,它會讓人陷入猶豫不決、自我厭惡、憂鬱及失眠等負面漩渦裡。不過,有越來越多的人嘗試藉正念靜心克服這些問題。我一直想試試,但直到為BBC的節目《地平線》(Horizon)拍攝〈人格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Personality)這一集時,才總算有機會體驗。

文章標籤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保羅‧卡特里奇(Paul Cartledge);譯者/陳榮彬】

 

西元前六世紀的希臘陶俑。一名農夫跟在兩頭拉犁的牛身後。許多雅典的農夫也是奴隸主。

 

人類史上首創公民民主制度的社會,亦是史上第一個大量蓄奴的社會(而且徹底把奴隸當成可擁有的財產)。這事情矛盾嗎?還是這兩者間有某種重要的因果關聯,以致它們同樣源自古希臘的雅典市?這似乎是個值得不斷探究的問題,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放眼幾年前開始風起雲湧的「阿拉伯之春」民主運動就曉得,「民主」與「自由」這兩個詞往往相伴而來,而且是最有力的政治口號。

人們曾以截然不同的態度面對「民主制」與「奴隸制」。一百五十年前,「美利堅(不)合眾國」的北方各州與南方各州曾經大戰一場,主要導火線就是這個議題。不過這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在人類的歷史記載中,出現過各種形式的奴隸制,特別是不自由的奴役勞動;因此因某種物質條件與意識形態的差異而產生兩種完全相反的生活方式,進而爆發大規模內戰,其實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文章標籤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比爾‧馬奎爾(Bill McGuire);譯者/潘昌志】

 

2011年3月11日,芮氏規模9.0的地震引發大海嘯侵襲日本,死亡人數超過一萬五千人。

 

近年在日本與南亞發生的海嘯,使得「巨大海底地震會引發海嘯」這件事舉世皆知。然而很多人仍不曉得,火山其實是另一個海嘯搖籃︰四百年來,火山邊坡崩塌、大量土石滑入海中所引發的海嘯,已經導致將近兩萬人死亡。

1979年,印尼的伊利沃龍火山(Iliwerung)崩坍引發海嘯,有數百人送命。1792年日本的雲仙火山(Unzen)爆發造成的山崩與海嘯,重創了海邊的城鎮,一萬四千人因而罹難。如今科學家認為,非洲西北外海加納利群島(Canary Islands)上的康伯利維亞火山(Cumbre Vieja)一旦崩落,勢必會摧毀美國東部沿岸,並且重創英國西岸。

文章標籤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文/Hayley Birch;譯者/高英哲】

 

正常小鼠的趾尖若連骨頭切斷,五個星期就能再生。

 

如果你覺得指甲能做的不過就是做做法式美甲,或是把黏住的膠帶頭摳起來,那可就錯了。有項新研究指出,我們天生能長回失去的手指尖、腳趾尖,與指/趾甲的關聯密不可分,它們甚至還帶給我們增強再生能力的線索。

雖然我們沒辦法像蠑螈或海星那樣重新長出整條肢臂,不過還是能重新長出截斷的手指/腳趾末端。科學家多年來都在思索,為何只在有剩下一些指/趾甲時,才能重新長回手指/腳趾,如今美國紐約大學的研究者發現了答案。

文章標籤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Rita Carter;譯者/蔡承志】

 

這顆捐贈的腦切成極薄的切片,接著就掃描輸入電腦。

 

如今有一顆腦以數位形式存在電腦裡供後代使用,這恐怕是它從來不曾想過的事。那是一名六十五歲的歐洲女性捐贈給醫學界的腦,經過掃描並轉換成最精密的細部結構圖譜。這組3D圖譜成為研究人員強大的新工具,幫助我們了解人腦如何運作。

五年前,也就是這顆腦剛捐贈時,最精細的真實腦部圖像不會比人類肉眼所見細密多少。不過「BigBrain」呈現的腦圖像幾乎達到細胞等級:你可以拉近看到區區二十微米寬的特徵(一千微米等於一毫米),解析度是先前最佳觀測的五十倍。這個3D模型還可以和其他資料合併,好比腦中各部位的基因活動,用新的角度探究這最複雜的器官。全世界的研究人員將能下載BigBrain的數位切片影像,用它來協助手邊的研究。

文章標籤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鄧肯‧葛拉漢羅威(Duncan Graham-Rowe);譯者/高英哲】

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裡,材料革命正在悄悄發生。科學家打算用漸趨細小的尺度操縱物質,並從生物世界中擷取靈感。曾經只有在科幻小說裡才見得到的物質,如今科學家將為我們逐步實現。

然而發明這些材料可不只是出於科學上的好奇心。它們真的很有用,只要開始出現應用的方法,這些材料就會徹底顛覆我們的世界。

《BBC知識》彙整了研究論文與專利申請案,為您呈現即將問世的十大關鍵材料。

 

文章標籤

《BBC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